近日,怡境文旅執行總裁朱冰堯受邀參加廣東經濟科教頻道《觀點財經》欄目,與文旅實戰營銷專家&時代文旅董事長熊曉杰、主持人俎江濤、廣東經視新聞中心主編巢歡交流共議“下一個屬于文旅的三年”。
隨著疫情防控政策的解綁,旅游市場迎來了復蘇。但疫情過后,整個旅游市場經歷了新一輪洗牌,出現了顛覆性變化。
面對旅游消費市場的迭代升級,關鍵還是在于:以消費者為中心進行產品創新。怡境文旅執行總裁認為,“疫情是文旅產業研發和創新的反作用力,激發了企業的內生動力。”
怡境文旅始終堅持走在創新前沿陣地,帶動引領性的產品突破與創新,營造良好的創新生態,不斷提升企業整體的可持續競爭優勢。
以往,旅游業的商業邏輯注重規模效應,一味追求高客流量。但是景區的承載量始終有限,存在明顯的天花板。
傳統的旅游產品通過做“加減法”的形式,重構文旅產品的組合拳,把原來的以客流量、以大規模為核心導向,轉向以高客單價為核心,即是小規模化、小眾化,通過高價值、高客單價來增加營收。
過去,位于花都的寶桑園是一個桑蠶的農業基地,主要面向中小學生,屬于大眾化產品。空間雖大,卻沒有產生相應的規模效應,帶來的客單價也不高。
于是怡境文旅為寶桑園做了空間設計和功能分區的優化,采取靜區+動區相結合的策略,包括露營區、高端研學區、兒童樂園區等,將大眾產品拆分成小眾產品,創造了更大的商業價值。
向右滑動查看更多
在《觀點財經》中,怡境文旅執行總裁朱冰堯提到,“疫情創造了一種新的旅游方式”,從原來的以目的地為核心的旅游市場,正在逐步轉化到,以周邊為核心的旅游市場,并且小眾的趣味消費正在成為大眾的潮流趨勢。
隨著疫情的出現,跨省旅游的阻斷,微度假的概念越來越流行,具體表現為,周邊游、近郊游、生態游等。以短途、高頻、情感社交為特色的周邊旅游需求成為最大剛需。
這一定程度上反映著疫情常態化旅游生活方式的演變,微度假具有三大特征:短、平、快。
短,即時間短,距離短,決策短。傳統目的地型旅游,多數是長距離、假日型旅行,需要周密計劃和資金、時間準備。對于工作繁忙的都市人而言,長假期是奢侈出行,而生活又需要短時間休憩,微度假更容易實現“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”。
平,傳統旅游是多數沖著“核心吸引物”的單一目的地,難以滿足現代人多元旅游需求,微度假主打的不一定是單一吸引物,更多的是“1+N”模式,既有網紅業態或產品,也有更多常規產品,比如運動、釣魚、美食、娛樂、文創等,可以高頻復購。
快,融合快,迭代快,體驗快。微度假不依托單一條件,完全適應外部市場變化,船小好調頭,創新成本低,很容易吸納新技術和穿透產業壁壘學習借鑒和融合發展,這樣也容易讓“喜新厭舊”的游客不斷體驗新產品。
創新的本質在于打破邊界。
文旅產品同質化嚴重,且極易模仿。要想創新,便要破圈生長,突破原有圈層,尋找更多的外延,融合其他產業特征,搭建多元的產品體系,創造新的東西,激活新的東西,不斷為消費者制造驚喜。
露營帶動了新的鄉野休閑度假生活方式,產生了新民宿、新營地、新鄉創、新農特等業態和產品,都市周邊1-2小時的鄉村資源火起來了,怡境在花都馬嶺村的“喜花里車尾箱市集”就是在這樣的新背景下創造出一種鄉村商業業態。
后疫情時代對包括露營在內的周邊游生活方式產品需求大增。除了帳篷、燒烤、露營家具等產品外,像劇本殺、狼人殺、飛盤、研學、禪修等社交內容活動產品也不斷增長,把文旅消費變為一種不可逆轉的生活方式。
正佳是通過“商業+旅游”實現“第二曲線”的典型案例。
商業和旅游看起來是兩個行業,但實際上邏輯是一樣的,就是通過場景實現消費。它所有文旅項目最大的作用是引流和營造城市休閑生活方式,這并不是它的最大營收來源,而由此帶來的商業價值卻遠遠大于租金收入,所以說正佳完成的恰好是從TOB商戶到TOC客戶的轉型。
傳統景區應該學習的是如何變成“平面的正佳”,把商業邏輯引進景區,做好產品迭代創新和私域流量的生活方式運營。
在不確定的市場環境中,怡境始終堅持以確定的創新之變來應對。通過將傳統產品做“加減法”,重構文旅產品組合拳;在消費市場中洞察新需求,創造符合當下市場的新產品;不斷打破業務邊界,創新產品模式等,獲得旅游消費市場的發展先機,以“新”破局,逆勢而上。